肢蹄病是猪四肢和四蹄疾病的总称,又称为跛行病,症状以步态,姿势和站立不正常,支撑身体困难为主。母猪跛足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相关数据显示欧洲母猪跛足率约为21.4%,美国母猪跛足率21%,跛足是多因素导致的疾病,也是母猪被淘汰的重要原因。随着养猪业的快速发展,机械化,工业化,自动化养猪成为当今养猪业的主流,这种高强度的现代化使得母猪跛足的发生愈发明显,严重影响着母猪的繁殖潜力和猪场的经济效益。
研究发现,跛脚母猪的妊娠期长度虽处在正常生理范围内,但其妊娠期往往更短,从115.3天缩短到112.3天。由于跛脚等应激条件导致的皮质醇浓度高,可能在缩短妊娠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据报道,高浓度的内源性和外源性糖皮质激素会导致早产。
研究表明,怀孕跛脚母猪的胎盘在失活应激激素方面效率较低,失活应激激素是保护胎儿免受母体糖皮质激素潜在损害的重要机制。在怀孕期间,糖皮质激素对内脏的发育和成熟至关重要,为胎儿适应宫外环境做好准备。然而,当糖皮质激素在应激或炎症反应中产生时,会对胎儿发育产生负面影响。胎盘具有保护胎儿免受母体糖皮质激素影响的机制,能够将皮质醇(氢化可的松)转化为可的松,从而减少产前胎儿对皮质醇的暴露,减轻其对后代的负面影响。跛脚带来的疼痛会激活交感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导致糖皮质激素上升。
怀孕母猪的跛脚会改变断奶时仔猪的体重和攻击行为,这表明母猪在怀孕期间的应激反应可能会改变后代的生理、行为和表现。与中度跛足母猪的后代相比,正常母猪产下的仔猪能更好地应对具有挑战性的环境,避免了痛苦的互动,主要表现在仔猪的皮肤损伤减少。
母猪在妊娠期间跛脚是一个具有持续性应激和痛苦的疾病,增加了皮质醇对胎儿负面作用,这源于胎盘将皮质醇灭活为可的松的效率降低。中度跛脚足以改变胎盘的生理参数,并有缩短妊娠期的趋势,而且中度跛行母猪的后代仔猪在断奶后体重和皮肤病上都受到显著的负面影响。
怀孕母猪的跛脚不仅可能导致母猪被淘汰、妊娠期缩短甚至流产,降低其繁殖能力;同时持续性疼痛应激,显著改变了后代仔猪生理和行为。
另一方面跛脚通常只有在严重或慢性时才能被识别出来,从而降低了早期干预的可能性,中度或亚临床跛脚才是养猪业重大挑战。为此,生产单位针对性制定管理措施,如巡栏要求、治疗标准等,尽早尽快对跛脚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