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死亡率和使用年限可以说是养猪业的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我们都知道,引进后备母猪很贵,引进来之后的饲养管理也很贵,而母猪一旦出现问题,死亡了或者不得不淘汰,对于一个养殖场来说是非常大的损失。我们都知道,不管是哪家公司,后备母猪都是从小猪放到后备舍里养,一直到140公斤左右才转到母猪场。我们在最终挑选后备母猪的时候就发现,不少母猪都患不同程度的骨软骨病,患有骨软骨病的母猪会在后面的生产阶段出现跛足,严重影响母猪的生产性能,是导致母猪提前淘汰的重要影响因素。
而骨软骨病一般常发病于快速生长的动物,这也是我们想要控制后备母猪增重速率和体重的初衷。kyle coble博士进行了一个试验,挑选了160头的后备母猪,分为两组,分别饲喂正常的日粮和低能量浓度(赖氨酸也低)的日粮,饲喂到后备期完为止,然后跟踪它们整个后备期的体重、以及繁殖期前四个胎次的生产成绩。试验结果的分析,主要有两个结论:
不同处理组的猪过了妊娠期,进产房的时候,体重就没有明显差异了。这可能是由于初配前一段短期优饲,以及妊娠期的“补偿性生长”造成的。另一个发现是,低能量日粮饲喂的母猪,在泌乳期间吃得更多。
国外相关研究显示后备母猪的体重管理,以及经产母猪的体况维持(让母猪保持在最佳体况)是优化母猪使用年限的关键点。
这段时间可能听到的很多话题都是关于饲料价格的,但我们都知道,母猪不管是太肥或者太瘦,都会影响生产成绩。所以我的建议是,不要让饲料价格的动荡过多影响到母猪料的变化,尽管目前饲料价格很高,但我们都知道,产能上去了,生产成本自然就会下降。